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太原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

                    太原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

                    晉綏八分區舊址
                      晉綏八分區舊址位于古交岔口鄉關頭村西,原為明嘉靖年間村廟,存有正殿、配殿15間,占地600平方米。八分區是晉綏根據地的南大門,是陜甘寧邊區通往各抗日根據地的交通要道,戰略地位十分重要。1942年11月,羅貴波調任晉綏八分區司令員兼政委、第八地委書記,第八分區地委、專署、分區機關隨后移駐關頭村。1943年冬和1944年2月,彭德懷、劉伯承、陳毅等路經關頭村小住。1944年9月間,盟邦記者團前去參觀,在關頭逗留數日。同時,黃河日報社、印刷廠、分區電臺曾移駐關頭村。作為交通要道,八分區在抗日戰爭時期完成了運送傷員、糧食、彈藥、文件等艱巨任務,安全護送了劉少奇、彭德懷、陳毅、劉伯承、鄧小平、楊尚昆、陸…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八分區殉國烈士紀念碑
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分區殉國烈士紀念碑位于古交市常安鄉睦聯坡村,年代為1944年。八分區殉國烈士紀念碑為太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!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牛駝寨戰斗遺址
                      牛駝寨戰斗遺址位于杏花嶺區中澗河鄉牛駝村老爺嶺中心,占地近3萬平方米。牛駝寨要塞始建于日偽時期,日軍在這里修建了永久性地面工事、地下隧洞和雷達站。經過閻軍的加強之后,以10座主碉為陣地支撐點,每座主碉周邊,又有若干個副碉或火力點拱衛。除2號碉為2層片石碉堡外,其余主碉均為3層片石碉堡,3層片石之間又灌注了2層鋼筋混凝土,壁厚超過1.5米。在這10座主碉中,位于要塞中心的是10號炮碉,指揮碉則是東南方位的4號碉,因為4號碉是在老爺廟的基礎上修建而成,因此又被稱作“廟碉”,它統帥著最為頑固的牛駝寨要塞,是名副其實的“碉王”。1948年10月小店戰斗后,第1兵團前委討論決定首先攻占東山,從東北、東南…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思西遺址
                      思西遺址位于陽曲縣泥屯鎮歸朝村于思西村之間,泥屯河東岸臺地上。東西約140米,南北約700米,分布面積約9.8萬平方米。屬新石器時代(廟底溝、仰韶晚期、龍山晚期)、夏代、戰國文化遺存。地表采集物比較豐富,有廟底溝類型泥質紅陶黑彩弧線三角紋缽殘片、仰韶文化夾砂紅陶素面罐口沿及泥質褐陶尖底瓶口沿殘片、龍山文化晚期夾砂灰陶繩紋鬲足和泥質灰褐陶素面磨光雙腹缽殘片、夏代泥質灰褐陶素面葫蘆瓶口和泥質灰陶鬲足、戰國泥質灰陶繩紋罐口沿殘片。2000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!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河家莊遺址
                      河家莊遺址位于婁煩縣婁煩鎮河家莊村東北約100米的臺地上,年代為新石器時代。河家莊遺址為太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!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彭城太妃墓
                      彭城太妃墓位于萬柏林區神堂溝街道辦事處黃坡村西北部黃土垴上,年代為北齊。彭城太妃墓為太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!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朱棡墓
                      朱棡墓位于小店區北營街道辦事處老峰村東北隅,年代為明。朱棡墓為太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!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太原舊城墻遺址
                      太原舊城墻遺址位于杏花嶺區巨輪街辦北大街中社區,年代為明。太原舊城墻遺址為太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!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古園通寺
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園通寺位于杏花嶺區鼓樓街道辦事處東緝虎營社區20號院內,年代為明。古園通寺為太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!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清徐壽寧寺
                      清徐集義鄉大常壽寧寺始建于唐朝,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曾到此拜訪當年有功之臣苗廣義,據寺內碑文考證:宋太祖時已成古剎,且載閆、趙二僧犒王師而顯神通,事嗣后補建于明成化年重建于嘉慶二年,道光年間休整成現規模。民間傳說,當年寺中又一和尚,人稱之為田善友,農忙時村里盡是請他幫忙,同一天里好心人請求幫忙,間谷的、鋤高粱、鋤玉米的,不管多少他都有求必應,但第二天就全部都做完了,消息象風一樣傳開,傳到趙二世匡義耳中,難道真有如此神人,于是便前往拜訪,田善友早知此人來訪,故意不見,卻升到寺廟半空中伺機聽數,趙二世騎馬入寺,從前院尋到后院,見大殿門開著,原以為他在大殿誦經,便催馬上殿,馬前蹄踏入往里看時卻空無一人,…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古城營九龍廟
                      九龍廟位于晉源區晉源街道辦事處古城營村北,年代為明、清。九龍廟為太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!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迎澤藏經樓
                      迎澤藏經樓位于迎澤區迎澤街道辦事處青年路二社區迎澤公園內,年代為清。迎澤藏經樓為太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!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杏花嶺關帝廟
                      杏花嶺關帝廟位于杏花嶺區杏花嶺街道辦事處天地壇社區南肖墻23號,年代為清。杏花嶺關帝廟為太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!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河口圣母廟
                      河口圣母廟位于古交市河口鎮河口村西,年代為清。河口圣母廟為太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!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婁煩三教寺
                      婁煩三教寺位于婁煩縣婁煩鎮婁煩村南山梁上,年代為明。婁煩三教寺為太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!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蒙山大佛
                      比樂山大佛早162年的大佛------蒙山位于開化溝內,主峰海拔1325米,是晉陽佛教圣地和避暑勝地,古開化寺、甘泉寺、北漢皇帝劉知遠避暑宮等曾有輝煌的歷史。東魏孝靜帝曾敕佛教凈土宗始祖曇鸞住大巖寺(開化舊名)。公元551年,北齊文宣帝高洋鑿寺后大巖為大佛,歷五帝24年始成。蒙山大佛依山鐫刻,結跏跌足而坐,雙手施禪定印,佛體厚胛肥肩,佛超山巒,高遏云天,氣勢非凡。據史稱,佛高二百尺(約66米)略低于四川樂山大佛,但早于樂山大佛162年,是我國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。目前,雖佛身清晰,但蒙山大佛頭像已毀,佛身殘破,蒙山大佛正在蒙難!大佛對面存有北宋淳化元年(公元990年)建造的連理塔。地址:太原…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琉璜溝石窟
                      琉璜溝石窟位于晉源區晉祠鎮西鎮村西約1.5千米琉璜溝內山石上,年代為唐。琉璜溝石窟為太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!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史匡翰墓碑
                      史匡翰墓碑位于小店區黃陵街道辦事處大吳社區東隅,年代為五代。史匡翰墓碑為太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!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開化寺民居
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化寺民居位于迎澤區柳巷街道辦事處開化寺南街社區開化寺西街28號、開化寺南街34號,年代為清。開化寺民居為太原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![詳細]
                    傅公祠
                      傅公祠由樓閣、祠堂、園林三部分組成,規制宏大,占地面積1.65萬平方米祠堂有祭廳五楹,前有祭臺以及西廂房、石刻東壁、門樓等庭院式建筑?上У氖,如今的傅公祠只保留了很小的一部分。幽靜的庭院之中,正北方是一間大殿,西邊是幾間平房。大殿想必就是當年供奉傅山的地方了,近些年來一直作為活動室。如今,由于地基下陷而成了一幢危房,龐雜的鐵架在支撐著大殿的橫梁。建立傅山去世二十五年之后,太原地方官員在陽曲縣學鄉賢祠和太原三立祠以傅山入祀。光緒年間,時任山西巡撫的張之洞在太原設立四征君祠,以傅山、吳雯、閻若璩和范鎬鼎四人入祭。到了民國六年,地方政府又在東緝虎營新建“傅公祠”,閻錫山題寫了“塵表孤蹤”的牌匾,山…[詳細]

                    免费无码AV污污污在线观看